《债券》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中西金融市场比较初探

 
来源:债券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场经济,中央银行在行使宏观调控权力和参与金融市场业务,调剂市场资金供求时,不壬政府十:颅。金融机构和企业都是独立经营的商品生产者,经营汁果与自身利益紧密相联,他们享《J。独立的经济权力,可以权据自身经济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金融市场的活动。其二,较为独立的纤济地位和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使得西方金融主体对市场有极大依赖性。他们的资金筹集和投资选扦主要依靠金融市场。据统计,美国工商企业80%以上的借贷活动都是在金铲融市场发生的。其严:,居民个人金融意识浓厚,有积极主动参与金融市场融资活动的强烈欲望。据统汁,在美闲大约有5000万人持有股票,占美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与西方旧家金融主体相比较,特殊的经济环境和条件使我国金融主体呈现以—卜特征。首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决定了我国各层次金融主体只能具有相对独立性。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融资活动部必须纳入国家信贷汁划的指导和调控。在此前提下,才能根据自身的经济需要,决定其参与融资活动程度和范围。这是我闽金融主体不同于西方金融主体的本质将徒。但是,由于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尚未札除,在一定程度卜制约着我囚金融主体必要独立性的发挥。其次,金融主体地位的相对独立性,决定厂他们对市场也只能是一种机对依赖关系。目前,政府、企业所需资金主要还是通过银行来解决,从金二上市场筹资所,¨匕重并不大,间接融资仍是主要的融资方式。但是随着金融市场在我国的发展,直接融资的作用将会有所提高,从而加强主体对市场的依赖性。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够成熟,业务种类迫调,致使市场本身没有对金融主体形成必要的吸引力。再次,我国金融主体还表现出居民个人金融意识淡薄的特点。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存在着轻商、抑商,贱商,视货币为铜臭的偏见,这就极大束缚了人们金融意识的萌生。大多数人对投资观念、风险意识、乃至股票债券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通过以{:对中西金融主体的比较,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点启示:第一,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我冈金融主体,既不能脱离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指导,也不能完全受制于国家计划垄断。作为金融主体应该主动自觉地服从国家长远利益和总体规划。而作为国家政府,应该适当给予金融主体必要的独立性。鉴于目前国家对金融主体行政干预过多的状况,应尽可能对他们松绑放权。从中央银行看,要保证他们在行使金融调控职能和调节资金供求时,能够根据经济形势和金融状况独立操作,减少过多的政府干预,以便使货币政策的运用更有力,更灵活。对于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加速专业银行企业化进程,使其真正具有经营自主权。以此杜绝资金融通过程中不讲效益,吃“大锅饭”的现象。对于企业,可以通过深化改革,使其早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真正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生产经营风险机制和企业自我约束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起企业对市场的参与动力。第二,要努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丰富金融市场业务,使市场产生对金融主体的巨人吸引力。要让企业进入金融市场发行股票,债券,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把目前,居民f中停滞的大量闲置资金吸引进金融市场,从而密切金融主体对市场的依赖关系。第三,耍加速全民金融意识的培养。成熟的金融意识对金融市场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有阻碍作用。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抛弃旧的传统观念,树立新型商品观念和金融意识需要时间,积极主动的宣传和诱导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三、西方金融客体的创新与我国金融客体所面临的挑战与金融主体相对应,构成金融市场的另一有机组成部分是金融客体。它包括各种金融资45产和金融工具。作为金融客体,其种类构成和数量规模,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生存与发展,是衡量一困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西方国家金融市场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不仅交易品种丰富,而且交易规模十分可观。特别是经过70年代以来金融革命和金融创新的洗手L,西方金融客体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归纳起来有以1;几点:其一,金融工具呈现多样化趋势。70年代以前,两方困家的金融工具只局限于存款、债券、股票和商业票据,而且债券和股票的种类很少,随着金融创新在西方世界的兴起,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多。哔这些新型的金融工具大都具有利率高、流动性大的特点。其二,金融工具国际化趋势使信用工具越来越便于跨国流动。80年代以前的沔方金融市场尚处于封闭式状态,各国对金融工具的流通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80年代以后,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全球性投资和证券交易越来越方便;另一方面,由于世界范围内横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出现,加速了金融工具的国际化。据统计,1986年国际债券发行额已达1585亿美元。其三,金融工具证券化,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巨额财政赤字和经济危机促使政府债券大量发行,这一过程导致了金融工具的证券化。通过一系列创新工具来筹措资金的比:辽相对提高,直接融资越来越受到重视。1988年,西方国家金融市场上筹集的资金之中,87%是通过发行价证券方式获得的。与西方同家金融市场相比,我国金融客体的发展状况呈以下特点:首先,金融品种单调,数量规模有限。近年来,为解决国家财政资金不足的矛盾,一些新的流通工具相继推出,例如国库券、财政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股票等相继问世。但是,与西方发达金融巾场相比,我国的金融工具种类仍很单调。据统计,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股票1700种,债券3000多种、场外交易市场约有4000种股票。而我国目前上市的各类证券总共不过十几种,差距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再从数量规模看,据统计,截至1990年底,我国各种证券累计发行额2100多亿元人民币,累计转让交易额318亿元。而1987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市价总额为2845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相比之下,我国的金融商品无论品种还是数量,都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其次,我国金融工具还主要是在国内范围流动。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为了吸引外国资金,虽然我国已在伦敦、东京、香港等地资本市场发行外币债券,累计金额42.5亿美元,为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积累了经验。但是至今我国尚未对外国投资者开放证券市场,中国有价证券尚无国外投资者购买。再次,金融工具证券化趋势不明显。目前,流通工具仍以转帐支票和现金为主,而通过在金融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筹集的资金比重很小。1990年底,我国累计发行各种有价证券2100多亿元,仅占同期国家银行全部资产16837.88亿元的12%左右。而1988年末这个比例在美国为203%,在日本为12696。通过中西金融客体的比较,我们看到了在世界性金融创新大潮中,我国金融客体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尽快实现我国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国际化和证券化,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第一,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债券,改变金融资产单调的局面。债券具有风险小、收益稳定的特点,是较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一种金融工具,也是居民个人易于接受的。股票的发行、流通,必须搞好股票市场的试点,逐步扩大上海、深圳股票发行的数量和种类。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环境J(iI条件,逐步扩大股份制试点范围,以此推动股票在我国金融市场的流通。扰二,积极稳妥地利用证券市场吸引外资,促进我国金融工具迅速走出国界。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虽未完全发育成熟,伹已具有某些对外开放的条件。可以选择上海、深圳等地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经营状况良好的股份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供外围投资者购买。同时还要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不失时机地向外国证券投资信托集闭开放证券市场。筑三,要在发展有价旺券市场的基础上,适当扩大金融工具中有价证券的比例,充分发挥有价证券市场对于解决我国建设资金不足的巨大作用。例如,对新建的大中型企业和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都可以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筹集,以缓解银行信贷资金紧缺的矛盾。四、市场调节主导型的西方金融市场机制与计划调节主导型的我国金融市场机制金融市场主客体的相瓦作用过程,是借助各种市场运行机制来实现的。金融市场机制一般包括调节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山刁:各国经济体制的不同,金融市场机制也必然出现不同的类型。就四方国家金融市场机制总体特征而论,我们不妨称之为j汀场调节主导型,共大致特点如下。其一,这种机制拥有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并由此构成了一个具备自我调节功能的金融市场。在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总量与结构的变化,不是靠计划导向,而是通过市场利率指示器的作用引导投资者的选择。投资者的选择意向决定着哪些证券可以进入市场,哪些证券应退出市场。其二,这种机制拥有一个以规范化管理为特征的市场组织管理系统,以此减:L、交易风险,保护投资人的利益,维J孥市场正常秩序。规范化管理是通过必要管理机构,完备的法律规章制度,一批专门高级管理人才,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来实现。其三,这种机制拥有一个以电子化为特征的信息系统,可以向交易者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市场信息。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信息传递都比较完备,达到电子化、现代化程度。金融市场活动基本都采用了电脑、卫星等电讯网络,用以进行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向客户提供投资咨询,并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相比之—卜,我国金融市场机制基本属于计划主导型,其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它拥有一个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调节系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客观七要求社会主义资金运动及其融通既要遵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社会主义的特有规律。因此,金融市场的资金在总量、流向、结构的分布上,必须符合社会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计划调节在这里起主导作用,同时,社会主义的资金运动也不能忽视市场对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和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就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其次,它拥有一个不够健全和规范化的组织管理系统。目前,我国对金融市场的管理,主要是根据经济、金融方针的要求,由政府随时制定政策或暂行条例,由中央银行和各级管理部门具体实施管理职能。各金融管理部门在实施管理职能时,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手段,缺乏必要的法律、经济手段。另外,必要的管理法规不健全,专门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人才不齐备的状况,使我们难以做到规范化管理。再次,它有一个现代化水平不太高的信息系统。我国金融市场的信息传递手段相对西方金融市场还很落后。尽管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已经起步,例如,用于证券交易方面的自动报价系统已试运行开通,一些金融改革率先起步的省市也建立了证券报价系统,全国金融市场信息中心即将开通。但是,从总体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传播信息的手段还很不够,缺少跨地区的有效信息沟通渠道。以上中西金融市场机制的比较给与我们的启示主要在于:第一,金融市场的运行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伹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控制不好就会给社会(下载第17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擒1期关于行为规范及其接受的认识一行为规范及其接受规律探索之一冯忠良行为规范是社会经验之一,是教育系统中用以使学生形成相应品德的手段或工具。行为规范作为一种社会经验,不同于知识与技能。行为规范的接受具有特殊规律。研究与掌握行为规范接受规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依据。当前,四内外有关品德问题的心理学研究虽屡见不鲜,但对行为规范及其接受规律问题尚未见专题研究。这对教育心理学的建设与品德教育的需求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迫切问题。”从德育教育与教育心理学建设的需求出发,我们对行为规范及其接受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关于行为规范及其接受的认识)是此系列探索之一。此后将发表行为规范及其接受规律探索之二(关于行为规范的接受阶段)与探索之三(关于行为规范的接受条件)。一、什么是行为规范.(一)行为规范及其类型行为规范即行为的标准、准则或规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行为规范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根据一定社会生活方式提出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要求。为此,在社会学中,通常把这种行为规范叫做社会规范。所谓社会组织,在社会学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包括人类生活活动的各种群体,既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也包括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次级社会群体,如企业、公司、学校、医院,商店、政党、政府部门等。狭义的社会组织,通常仅指上述次级社会群体(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第195页)。由于社会组织不同,它们提出的可以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形式也就不同。因而在现实生活小,行为规范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区分。依明确性来分,行为规范可分为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和成文的行为规范。前者没有明确规定,如风俗习惯,时尚风气,后者的规定性很明确,如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按推行方式来分,行为规模可分为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是由国家的法权机关强制施行的,是对社会的硬性控制。个体的行为如果践踏了法律规范,将受到法权机关的制裁。道德规范则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善恶评价监督执行的,是对社会的软性控制。个体的行为如果违背厂道德规范,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就适用范围来分,行为规范可分成适用于家庭内部的家庭生活规范、适用于学校内部的学校生活规范与适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社会实践规范。其中,社会实践规范又包括社48 l:士÷:;;;业机会是均等的。但现实情况通常是,劳动力市场远非是完善的,而是存在着制度和人为障碍。这里不光经济是二元的,而且社会、文化、精神等也是二元的。由于人们家庭社会背景不同,受教育程度差异,以及城乡差别,种族、宗教信仰的不同,人们在就业机会上并非均等,这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这种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无疑会恶化收入分配。(2)就业数量。一般说来,劳动所得的差距要比资本等其池所得的差距小,所以西方发展经济学认为,扩大就业数量特别是扩大对非熟练劳动力的需求是改进分配的有效途径。萨缪尔逊在其著名的《经济学》一书中就直接明了地指出:“成功地取得充分就业比任何其他方案部更有助于消除经济匮乏和减少不平等。在工人阶级内部,失业时间的长短一向是造成经济差别的最重要的原因。”(P·萨缪尔逊:《经济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34页)人们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对哥伦比亚的研究表明,造成该国60年代分配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劳动密集型农业重要性从而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A·贝里和M·乌鲁吉亚;《哥伦比亚的收入分配》,纽黑文1976年版,第70页),而我国台湾省一个时期分配状况的改善则得益于剩余劳动力的消除,即达到了费景汉和拉尼斯所说的“商业化”点和农村中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G●拉尼斯:《台湾的增长与公平》,载《世界发展》,1978年第6卷)。(三)教育因素,教育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普及教育,是走出经济二元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一点早在60年代就已为人所认识,如西奥多·舒尔茨就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是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要比物质资本重要得多,教育的普及对缩小劳动者收入差别有重要作用。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按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整个社会中,各个职业、岗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因而它们的收入不等。而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起“过滤”作用,即把那些受过较多教育的人安排到较重要的岗位上去,往下依次类推,因此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会影响就业从而影响收入。(2)按教育经济学理论,教育是一种人力投资,是要获取收益的。而在非义务教育费用中总有一个戎大或小的部分要由受教育者本人或家属负担,随教育程度的提:葛,个人负担的比重也较大。从成本收益观点出发,就要求在收入分配中,那些受教育较多的人应获得较高的收入。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多数人认为,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普及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就业机会将趋于均等,从而收入差别将趋于缩小。例如,伊尔玛·阿德尔曼认为南朝鲜经济增长和收入较公平获得的重要原因就是阵随着资产再分配的人力资本大规模的积累,以及加速人力资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其实,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远非是直线的。虽然从总的趋势来看,它有助于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但在一定阶段,它又会扩大人们的收入差距。因为教育的普及有个过程,在二元经济发展之初,能接受教育特别是中等以上教育的只是部分人口,受过较好教育的劳动力的供给的增长速度缓慢,而社会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却增长得非常快。所以,那些受过较好教育的劳动者一般占据着较为有利的职位和部门,从而扩大着与非熟练劳动者的收入差距。这表明,从教育角度看,二元经济发展中收入差距的变动会经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四)技术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二元经济国家的技术创新潜量较少,但这并不能抑制它们采用各种先进技术的冲动。技术进步一方面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超越发达国家曾经历过的某些阶段;另一方面,若运用得不恰当,又会扩大收入差别。首先,在技术的先进程度上,二元经济国家常常泪以为技术越先进越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从而不从本国实际出

文章来源:债券 网址: http://zhaiquan.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6986.shtml


上一篇: “万岁”何时成为皇帝的专利
下一篇: 金融论文_央行续作1万亿元MLF创最大单日投放 市场对1年期LPR下调预期正在增强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债券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